欢迎您进入金坛区第五中学!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首页>>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新课标下和慧课堂建设>>研究动态>> 文章
"和慧" 课堂课题组物理课例研究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5/6/15 21:29:55 作者:周秀娟 浏览量:

            为深入探索新课标背景下 “和慧课堂” 在理科教学中的实践路径,2025 年 3 月 7 日下午,“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和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于九(5)班教室开展物理课例研究活动。本次活动由课题组成员王豆老师执教《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观摩研讨,聚焦 “智慧探究与和谐互动” 的理科课堂落地。

        王豆老师以新课标 “科学探究” 要求为指引,将 “和慧课堂” 的 “智慧生成” 与 “师生共生” 理念融入物理教学:

        以 “校园新能源充电桩设计” 为真实问题情境,播放电动车充电视频引发思考,引导学生提出 “能量如何转化” 的核心问题。课堂中,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等)收集数据,教师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实时投屏实验记录,形成 “问题 - 探究 - 结论” 的科学探究闭环。

        采用 “项目式学习 + 分层任务” 模式,设置 “基础探究组”(验证常见能量转化)与 “创新设计组”(构思充电桩节能方案),各组通过实验报告、方案展示实现生生互动。王老师以 “你观察到的能量损失如何改进” 等追问引导深度思考,课堂实验参与率达 100%,师生围绕 “能量守恒定律” 展开多轮思辨,形成动态生成的课堂生态。

        课后,课题组于会议室开展深度研讨,由主持人夏罗俊老师主持:

        王豆老师分享设计思路:“本课尝试将‘和慧课堂’的探究要求与物理学科的实验特性结合,但在分层任务中发现创新组部分学生存在思路卡顿问题,后续需优化支架设计。”

            孔晶晶老师肯定 “真实情境与科学探究的融合度”,建议 “增加跨学科元素,如结合数学建模分析能量数据”;庄赟老师提出 “可在实验互动中引入‘学生互评量表’,强化生生评价的有效性”。

        顾伟伟老师说,“物理课中的实验合作充分体现了‘和慧课堂’的共生理念。学生在分组探究中既需独立操作,又需团队协作,这种互动模式可迁移至德育课堂的‘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生成道德认知。”

        邓维迎老师评价,“本节课的实验数据收集为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后续可在‘和慧课堂’评价量表中增设‘科学思维发展’维度,通过实验报告的逻辑严谨性、问题解决创新性等指标,量化智慧教学的成效。”

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和慧’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2025年 3 月 10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金坛区第五中学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华阳南路1号 电话:0519-82330716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