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常州市金坛第五初级中学!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科研>>新优之路>>工作方案>> 文章
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介绍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同心共创新优质

发布时间:2019/9/17 10:34:16 作者:陈莱赓 浏览量:10434次

优质学校创建工作介绍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同心共创新优质

作为2019年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学校,我们根据年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有关要求,制定了常州市金坛区第五中学“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学校创建的背景分析

一、创建基础

优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学校建设有了新突破。学校新增了融合教室、阶梯教室、省级物理课程基地、智能录播室等硬件设施,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

(2)教师质量有了新提升。学校现有199名教职工,专任教师196名,本科学历189人,教育硕士4人,学历达标率为98.6%,教师队伍精良,教学成绩优良。

(3)教育质量有了新提高。学校在各级各类调研测试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高级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生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我校师生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学校、江苏省书香校园阅读基地、常州市教育装备管理应用示范学校、常州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常州市首批文明礼仪先进学校、常州市学校“示范团组织”等荣誉称号,各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整体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二、创建优势

(一)重视师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学校教师勤奋耕耘,不断探索,自觉学习,整体面貌积极向上。教师队伍专业化,精英化,教师群体的领悟力、理解力、建构力和批判力相对较强。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学校骨干教师(市、区级五级梯队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7%,50%以上学科有市级骨干教师及以上优秀教师,学校4名常州学科带头人。

(二)重视课程改革,初步形成素质教育的浓厚氛围

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三类课程,并逐步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我校课程的开发过程围绕“人和心正”的校训,立足校情,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多方对话的基础上,确立了三类课程的架构。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不断摸索,自编了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国学书法》《古诗文阅读》等校本课程推动和完善了学校课程资源的发展,教学质量整体上稳步提高。

(三)重视集团管理, 不断扩大我校的办学影响力

学校坚持办高品质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适合时代需要的学校,将人本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作为学校的管理理念,初见成效。在此基础上与金坛区水北中学、儒林中学、尧塘中学、岸头实验学校组建金坛区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扩大我校的办学影响力,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部分:学校创建的目标分析

学校创新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学校把“固本强基,和谐发展”作为办学理念,秉承“人和心正”的校训,弘扬“求实、求是、求新”的校风,积淀“为师、为、为友”的教风,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学风,发扬“和衷共济、和不同”的五中精神,把“三求育人”作为工作准则,培养朝气、英气、和气、正气、才气集一身的阳光少年。

1.教师素养多元化

如何能让各层次的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全培训很重要,我们已创新了校本培训方式,以学习丰富内涵、以科研提升业务、以视野开阔情怀、以开发彰显潜能。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梯队教师培养机制,由注重“专业”向“德艺”并行,尝试用师德讲堂、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室等形式,促进互助双赢,共同成长。

2.课程建设特色化

课程特色是学校最大的特色,我校依据学生发展需求,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师生全面多元发展。我们将以学校办学现实、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把握“基础课程显实力、拓展课程现活力、德育课程见魅力”的方向,辅助校园环境建设,构建课程体系。

3.学生素质综合化

规划纲要强调学生培养要“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但目前学校仅仅在课堂上对全体学生进行“素质、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自然状态下的“个体式”培养。下阶段,我们将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特色课程及学生社团活动,期望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尽情地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教育目标。

4.学校品位优质

在学校的发展上,我们固守于现状,而是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梳理我们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力求有新的突破。我们积极申报创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让学校的办学品位从“优质”走向“新优质”。

第三部分:学校创建的主要措施

在追求各项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我们将落实创建精神,强化观念引领,建好工作平台,明确发展项目,使各项工作有序、稳步地展开,扎扎实实求发展。

一、实施科学管理,强化目标意识

以创建“新优质学校”为目标,秉承“和顺管理”创和谐的理念,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合作,完善管理体系,强调管理过程的精、细、实,追求管理出成效。主要措施:

  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校长任组长,书记、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创建工作小组,明确职责,齐心合力抓创建。

  2.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能力作风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从而培育一支“讲奉献、讲责任、讲策略”的管理人员队伍。

3.健全机制,建立科学的学校管理机制、系统的督查机制和严密的绩效评估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用制度来克服责权利不对等、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工作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德艺双馨

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提升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使“敬业奉献”成为教师自觉的道德追求。鼓励教师自我诊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自主追求专业素质发展。主要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依托党总支、工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教育局“八不准”师德自律规定。通过榜样激励、考核评比等途径提升教师专业道德,塑造中教师新形象。

2.强化形象设计。注重教师面向学生的形象、礼仪等教育,如办公室的文化、教师着装、教师的言行、与家长交往的规范等,在学生、家长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3.加强团队协作。进一步依托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立足于课堂阵地,成立多个校级教育教学工作室等项目团队,内容涉及学科教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层面。

4.重视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基本知识与方法,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负责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与考核,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注重成果的转化工作,把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5.完善评价制度。完善学校各项评优评先工作办法,加大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专业素质考核奖励力度。

推进有效教学,打造课堂

课堂是学校质量的主战场,我们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核心思想,全面推动课堂变革,让学习真切地发生在学生身上让课堂迸发出更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主要措施:

1.优化备课管理。第一阶段: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杜绝不备课无教案现象;第二阶段:解决“全不全”的问题,规范格式,抓准要点;第三阶段:解决“优不优”的问题,突出怎样教,互动如何搞?推进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落实,具体的策略是:“三不”、“三靠前”。及时落实不拖延,靠前指挥;认真落实不走样,靠前指导;坚持落实不松懈,靠前督查。我们抓实备课环节,初备有记录,再备有研讨,三备有提升;抓实作业批改,批改有记录、纠错有痕迹、每次有面批;抓实质量监控,三线立体巡课、有质量检测制度、有教育质量调研制度。

2.重视常态教学。我们聚焦课堂,围绕打造“和慧课堂”,实施多种研究方式。组织不同形式的公开课、研究课,既有“同课异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等研究课,也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设的示范课,还有各教研组内的每周一课的“家常课”,使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到课堂研究中来,使每一位老师都能从课堂研究中获益,使拼搏在课堂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增强全体教师“向课堂要质量”的效率意识,强化“每堂课让学生都有收获”的责任意识,集中精力抓课堂,一心一意抓课堂,聚精会神抓课堂。

3.强化教学常规。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注重过程管理,促进行为自觉。进行有效教学质量检测,明晰检测目的,重视分析、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商讨、提出学科发展建设性意见,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巩固教学常规达标成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各教研组每月检查本组教师教案,负责联系教研组的行政领导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教师教案。二是教务处加大教学中的“备、教、辅、批、考、”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三是校行政领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每周深入课堂听随堂课2节。上述工作有检查有反馈,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的常规管理顺利进行,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升夯实了基础。

4.推进有效教研。借助阶段调研、推门课、申报课等途径,日常化、问题化、个性化地开展教研活动,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组织,丰富多元化的研讨平台,以课例为载体,以理论为支撑,以专题为抓手,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并有效辐射,带动兄弟学校共同发展。

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倡导在行动中研究,让每一位老师都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不仅能确保课题的质量,更能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倡导行动研究。认真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和立项工作,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章制度,完善教师成长电子档案。做好成果推广。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注重成果的转化工作,把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5.关注细节管理。把握管理节点:从时间上看,一节课中突出前两分钟、20分钟后、下课前2分钟,一天之中突出早到校、午休、晚辅导的管理,一周之中突出周一、周末的管理,一学期中突出开学、双休日、节假日的管理;从事件上看,突出自习课、活动课、小学科、考试期间的管理;从状态上看,突出坐姿、神情、笔记、作业等管理节点。

、科学规划课程,追求特色发展

坚持学科规划引领,落实学科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及德育课程等三类课程上进行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从而提高课改实施水平,形成我校“和慧”教育特色课程体系。主要措施:

1.成立课程管理中心加大对现有学科规划落实、学科教学常规落实及校本课程实施的考核力度,使现有校本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能精致、精细,切实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适应学生素质的均衡化发展要求。制订新一轮学科规划,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好学科教学常规。

3.完善已有校本课程。对目前学校已有的七个领域的校本课程进行统整,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完善社团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促进社团日趋完善,丰富校园生活,培植孩子艺术天分、悟性灵性,培养孩子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之余,都有一个兴趣爱好,都能从社团活动中找到自信,体会成功与失败,丰盈学生人格。

4.打造实验课程基地以“科?创”物理实验省级课程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围绕两条主线(师生共同成长和课程体验活动场所的建设),搭建三大平台(学生学习环境、教师专业发展和创新物理实验课程与教学研发),重点开发实验探究资源,建设五大课程(创新型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科技生活体验馆、开发《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和整理物理学史),着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扎实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让师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引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不断提高学习效能,切实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强化自主管理,拓宽德育途径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学科德育化,德育课程化为路径,使学生在快乐中明白道理,在自主中学会做人,在合作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全面培育“朝气、英气、和气、正气、才气集一身的阳光少年 主要措施:

1. 倡导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学校积极倡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做好文明示范岗成员、值日班长和班团干部培训,让这些管理骨干带动周围更多的同学,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卫生等习惯。“阳光社团”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关注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文明示范岗”从学生的视角全方位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规范,采用“日日通报,周周总结”的方式进行及时的指导与调整。

2.加强团队建设,自身发展。抓好“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和团队干部”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人文素养和工作的艺术性进一步完善政教处、团委运作机制,力争推出1至3名在市内有影响的班主任或德育工作者。

3.重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以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以生命教育为突破口,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4.借助社团活动,展示个性。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发学生多元潜能,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展示个性才能,在社团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努力使社团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5.推进融合教育,面向全体。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特殊少年儿童在普通学校也能得到适合的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积极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率先成为金坛区确立的首批融合教育试点学校,走出一条“融合同美,以美启聪”的特色办学实践之路。

重视创建过程,确保成功创建

要成功创建“新优质”学校必定是一个不断发现、完善、超越的过程,必须在整个创建过程中高度重视,不断打磨细节,从而实现质的跨越。

主要措施:

1.学习文件精神。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创建要求和标准,准确把握文件精神,积极做好创建的准备工作。

2.强化动态管理。建立创建管理机制,全面监控创建工作进程,要求各部门能制定部门创建方案和相关的工作计划,在最后阶段能制定创建工作倒计时,务必做到方案有落实,工作有保障,创建有成效。

3.加大宣传力度。为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宣传创建的要求、创建的责任、创建的意义与价值,不断强化教师的创建意识和创建动力,让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另一方面注重学校的媒体宣传,在金坛教育服务教师发展中心等网站和学校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我校的相关工作动态,不断扩大我们的创建影响。

4.学习观摩。我校组织人员前往部分创建成功的新优质学校进行学习观摩,实地了解他们的创建准备、创建过程,学习他们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5.专家、领导指引。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我们还邀请专家和教育局领导到我校指导创建工作,帮助我们精准定位、查找问题、改进薄弱,从而以更高的要求做好各项创建工作。

6做好创建材料。我们对照“新优质学校”创建标准,不断梳理学校的各项工作,提炼学校的办学特色,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佐证材料、撰写好创建的申报表、自评表、学校的特色材料。

7.做好现场评估工作。我们细致规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现场评估的准备工作,确保现场评估工作有序、高效,力争让评估组专家们度过一段愉悦难忘的历程。

第四部分:创建的保障机制

创建的成功,需要学校做好组织与保障工作。学校将注重执行与落实,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的制度,细化创建的每一个环节,确立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注重执行落实。在全体教师中进行《“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要求》《“新优质学校”创建评估细则》宣传、学习、讨论,使教职工明确目标和要求形成合力。通过学习,让全体教职工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创建,真正把日常的工作与学校的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二、能力保障:以创“新优质”为动力,提高行政能力,强化行政执行力,建立行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将创建中的各项任务,分解为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的工作目标,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定期检查目标达成度,并作为干部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

三、制度保障:根据创建的内容,制订相应的评估体系,每月组织一次评估,监督创建工作的实施情况,并能及时调整,跟上工作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创建工作制度、创建考核制度等。

四、经费保障: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学校教育教学软硬件,保障各项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第五初级中学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华阳南路1号 电话:0519-82330716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